公众号描述
狮子是非洲热带草原动物,中国不产狮子。但是,中国却形成了一种对雄狮崇拜的文化现象。王侯将相,商贾大户,无不以门前立有威猛的雕刻雄狮为荣,民间则有舞狮子等等。那么,中国狮子文化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
张骞凿空西域,打开了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从此,各国的奇珍异兽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来到新疆……
法国学者,著名伊朗史学家阿里·玛扎海里在《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中提到,从汉代开始,中国与波斯古国安息王朝就通过丝绸之路展开了贸易往来。秦汉起始,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随后中国独领世界风骚 2000 年。中国精细的农业文明以自给自足为主,天朝大国几乎不需要任何外来东西,即可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阿里·玛扎海里认为至少在东汉初年,波斯商人便通过丝绸之路将非洲的狮子、长颈鹿、鸵鸟、猞猁孙、猎豹等动物贩运(朝贡)到了中国。
后来,南亚各国则将大象等动物通过这条古道,辗转运到中原。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时期,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汉匈对决,匈奴帝国战败向西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大国闻而惧之。张骞凿空西域,打开了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通道,仰慕东方大国的中亚乃至其他各国,纷纷收集奇珍异兽朝贡汉庭,民间商贸活动亦由此兴旺。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址上扩建了一处名为上林苑的大型园林,上林苑是一座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园林,其中就饲养着外邦进贡的狮子、大象等珍奇异兽。
雄狮不怒而威,素有百兽之王称谓,化外番邦小国朝贡狮子,迎合了大汉天子唯我独尊,雄视天下的心理。自汉代以后,接受番邦小国朝贡狮子,成为中国历代君王的喜好之一。
也正是从汉武帝开始,狮子走进了中华大地,被华夏民族接受、喜爱,并逐渐将其神化,赋予各种寓意,将其形象广泛用于祠堂、陵墓、宫室、寺庙、府邸建筑前及家具、碑刻、器物等的各种装饰图案中,起祥瑞、辟邪等不同的象征作用。中国独创的狮子舞也在节日、丰收庆典时大受欢迎,历经千载不衰。狮子到了中国,演变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形象流传于世,以致西方一度称中华民族为沉睡的狮子。
狮子的价值
明朝中期,穆斯林商人契达伊在中国游历百天,写了一本《中国志》,该书第十五章有这样一段记述:一头狮子值三十箱商品,每只箱子中都装有一百种不同商品,其中有绸缎、马镫、缎纹布、丝绸、铠甲、剪刀、小刀、钢针等。每种商品单独成包,每只箱子中共包一千个包。为了交换一头狮子,他们(明朝皇室)得用三十箱商品。
而在同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明朝官方得到一匹波斯马,仅需要花费狮子十分之一的商品。由此可见,外来狮子在明代如何受天朝皇室的青睐。
遗憾的是除了一本《中国志》,契达伊本人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后人研究的资料。不过,中外史学者通过契达伊的文字,断定他是肩负有使节身份的商人,而且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大的商人。同时,他的名字契达伊显然来自契丹的谐音。有学者因此认为契达伊是契丹人,即便契达伊不是契丹人,他对丝绸之路以及中国也非常熟悉。
那么,狮子是在什么时期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呢?
我们不妨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佛教是源自古印度的宗教,自东汉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其中,隋唐时期佛窟造像艺术浓郁的中国特色以及弥勒佛、观音等就是最好的体现之一。非洲雄狮在中国显然也经历了同样本土化的程序。
历史上,中国历代皇帝向来以天朝大国的开放态度,兼容并蓄外来文明,进而发扬光大为我所用。隋唐代海内一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丝绸之路保持畅通 150 年。狮子等世界奇珍,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人了中国。至此,狮子文化在华夏大地实现了本土化。
权贵阶层对狮子的追捧,必然影响到民间百姓。普通大众无力消费价格昂贵的活狮子,天朝的工匠,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狮子雕刻以及其他各种以狮子为主的器物,满足了人们对狮子的需求。
狮子的演化
刘自兵先生在《佛教东传与中国的狮子文化》一文中所作的探讨,为我们了解狮子在华夏大地的演变历程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狮子在中国的艺术形象与其应用范围随时间而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东汉--神化的雏形时期;南北朝--双轨发展时期,狮子现身于宗教与世俗作品中;隋唐--鼎盛时期,狮子形象日益丰富,初具中国化狮子雏形;宋元--走向世俗时期,狮子少了威严,多了媚态;明清--程式化时期以及近现代的继承和发展。
现存最早的狮子形象,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石狮。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东南15公里的武毛山下,是东汉武氏家族的墓地。这一狮子张嘴扬首,其肌肉劲健,四肢强壮,筋络历历在目,颇具狮子的雄威风范。除此以外,目前所知道的东汉时期的狮子还有四川省芦山县姜公祠的杨公墓石狮,陕西咸阳出土、陕西石刻陈列馆收藏的狮子等,他们均属早期的狮子造型。而将狮子作为祠墓前的守护兽,正折射出当时人们意识形态中的狮子的概念--奇异之兽,可以驱邪辟难,守护逝去的人们。这当是早期狮子绝大多数以祠墓前的石像形式出现的缘由之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佛教昌盛,石窟寺、寺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勃发,佛教艺术随之传播开来,受其影响,印度风格的狮子形象,也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盛行起来。按照《涅盘经》的描述,印度风格的狮子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包括方颊巨骨、头大眼长、眉高面广、修脊细腰、牙爪锋利等。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狮子形象中。山西太原市华塔村出土的东魏郭妙姿造释迦牟尼像石座上的双狮,左右围着香炉,仰首翘尾作互相争斗状,神态生动。而北朝释迦牟尼立像,与大多数浮雕在石座上的狮子不同,将两只狮子安置在佛脚的左右,可谓别出心裁。
这一阶段的佛教狮子形象,千差万别,姿态殊异,但总体风格显现出佛教文化的痕迹,意味着佛教传入中国后,造型写实的狮子形象也随之在中国流行。另一方面,由于狮子深入人心,其形象也开始成为某些器物造型。
唐高宗乾陵位于陕西乾县的梁山,陵山的四面均置石狮,高度均在3米以上,多呈蹲坐式,外形呈三角形构图。乾陵石狮形象鲜明而强烈,体魄雄伟,气势非凡。乾陵石狮作为石狮雕刻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石狮雕刻影响深远。宋代石狮最显著的特点是从陵墓石狮向生活化和装饰化发展。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石窟、寺观、祠庙、住宅、园林中也出现很多石狮雕刻。
第一次接受赞赏,亲,看着给啊
便民信息
更多推荐阅读